王伟明:“龙粤牵手”打造智能创新化中药材产业体系

为加快实现打造黑龙江省中医药千亿元产业目标,年黑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围绕六大区域布局形成了一批区域化特色突出的优势品种,并有效发挥行业专家的科技支撑作用,黑龙江省成立中药材产业发展推进专班与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全力推进中药材强县、强乡、强村建设,实现中药材产业大发展、快发展、高质量发展。日前,本报记者专访黑龙江省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主任,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加工功能室主任,中药材综合利用与深加工岗位科学家王伟明,围绕中药材资源及产业基础,加快中药工业智能转型和创新升级,“牵手龙粤”打造广泛联结、深度融合的中药材产业体系,推动中药材产业加快成为全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

建立中药资源信息反馈机制

“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是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的重点省份,我有幸担任黑龙江省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办公室主任带队完成了40个试点市、县、区野生及栽培中药材资源的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野生资源分布及栽培量。”王伟明表示,中药资源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对中药需求量的不断攀升,中药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与此同时,王伟明还主持建设了哈尔滨、大庆、大兴安岭三个国家中药资源动态监测站。通过对中药产量、流通量、价格和质量等信息及变化趋势的实时掌握,建立了有效的中药资源信息反馈机制,形成了共享的网络服务平台,提高了黑龙江省中药材资源的信息化程度和监测管理能力。王伟明说,普查所获取的大量数据还为规划相关政策提供了着眼点,为脱贫攻坚提供了着力点,为服务生产提供了着手点,对龙江道地药材保护、种子种苗基地培育、种质资源库建立、中药新产品合理开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加快中药工业智能转型和创新升级

王伟明称,药材质量是中药研发和临床疗效的基础,独特的生态环境造就了黑龙江省适宜种植滋补类中药材的天然优势,出产的人参、黄芪等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高。王伟明认为,在此基础上,未来黑龙江中医药产业要继续加快中药工业智能转型和创新升级,大力发展中药健康衍生品、发展中药饲料添加剂和兽药;将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纳入省农产品安全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和“龙药云”平台,提升中药产地采收和初加工装备制造水平,继续健全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从每一个关键环节落实道地药材生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实现龙药的可持续发展。打造龙药精品,深入实施“龙九味”品牌战略,可规划举办一年一届的“龙九味”中药材论坛,旨在为龙药搭建一个集品牌建设、集中签约、学术交流、帮扶脱贫于一体的窗口和平台。

连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中药材附加值

王伟明称,黑龙江省除了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全省野生药用植物多达千余种,还具有扎实的“学+研“根基,为黑龙江省中药材精深加工及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根柢。作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综合利用与深加工岗位科学家,王伟明认为首先应依托资源型城市优势,继续巩固中药材源头保障,推进优质种子种苗工程,实现规范化生产和精准化供需对接;其次,借助林海氧吧、温泉冷泉、林下资源,进一步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如食疗养生、旅游养老等,打造具有黑土特色的中医药文创旅游伴手礼品牌,对外输出龙药新文化。优化“原字号”,提升“老字号”,擦亮“新字号”,充分连通上下游产业链,提高中药材附加值。

最后,王伟明表示,借助“龙粤牵手”的东风,借鉴经验政策、创新科研制度,进一步提升中药材精深加工研究水平。完善市场体系、发展电商平台、共享产能空间,促进龙江中药新产品和药食同源产品研发和销售。对接大湾区中医药高地新格局,扬龙江资源之长、基础之长,加快加工模式转变和城市智能化转型。(记者王琳)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longf.com/dljb/1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