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说宝珠岩

天下名山僧占多。福建漳浦梁山是闽南名山,山峰奇秀,其发脉于龙岩,气势磅礴,九九奇峰,直插苍穹,奔向于海峡,再结脉台湾山脉。

宝珠岩位于漳浦县梁山山脉中的“火烧寮”(古地名,今沿后井水库方向的青年场内)。宝珠岩,枕靠龙头岩,后有一巨石直插苍穹(独龙角)。巨石“朝天石”三大字,明万历年户部侍郎卢维祯所题。据传时有八景:1三山朝堂(笔架山、狮子山、金龟山)2堂水乾坤3神龟顶天4文笔朝天5昆仑龙泉6绿波万顷7关公护山8八卦莲花。

《漳浦县志》载,明万历年间,莆田人林居士,捐资重兴火烧寮寺庙,寺庙连立,方圆百庙。为“三一教”(释道儒),其时,有寺庙座。(详见年《中国宗教》)时朝廷归休元老林士章(南礼部尚书)、朱天球(南工部尚书)、卢维祯(户部侍郎)等在梁山火烧寮结社,文人墨客,谈佛论禅,吟诗评画,名闻遐迩。

宝珠岩所拥有的明万历年间之“朝天石”、“佛光普照”等石刻,今傲然屹立,有落难皇帝朱允炆的一波三折的驻锡故事,引人泪眼婆娑;加之驻足庙前,只见峰峦迭翠,蕉林荔海,绿波万顷,以俗话所说,曰“一望三落山,祖孙代代做大官!”如此种种,怎不令人思古探幽、流连忘返!

宝珠岩传奇多。相传其开山始祖为朱允炆(明惠宗朱允炆,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之子,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其在位期间进行一系列宽政、削藩的改革,史称“建文改制”。由于燕王朱棣发动兵变后攻入南京应天府,朱允炆在靖难之变后下落不明)。民间是这样传诵的:那年,惠宗朱允炆的叔父燕王朱棣(明成祖),起兵攻占帝都南京。宫中一片火海,朱允炆身处险境,生死关头,赶紧打开祖父留下的妙计锦囊;那可是军师刘伯温预测之天机哪!啊!内留三宝:一套僧服及剃头刀,一颗国宝避火明珠,一张逃生路线图。目瞪口呆之余,他折服国师刘伯温之神算,依密室地道,仓皇逃生。

宝珠岩九龙潭(火烧寮)

漳浦县龙头岩一带,自古以来,每隔三年。山火自燃,万物烧尽,故名“火烧寮”。而三天后终自灭,更显神奇!当年,朱允炆至漳浦火烧寮龙头山时,山火兀然自燃,被大火吓得不知所措的朱允炆,慌忙捧出定火明珠,护身避火。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地龙大张巨口,顿时狂风大作,火焰猎猎!嚯嚯然,宝珠“吱”地一声,被吸入岩石地缝-----龙喉,倏而,火海自灭!

“叔夺侄位(皇位),天意废吾,”惶恐过后,朱允炆不禁仰天长叹,“还祖其身(朱元璋年轻时曾为僧人)。”遂在龙喉处结庐为僧,隐名度日,以免再遭厄运。

自此,火烧寮神奇之火也就不再燃烧。

朱允炆临终之时,亲口告诉嫡传弟子之身世,:“叔夺侄位,国泰民安,吾也心慰。尘缘昭雪,寺名宝珠。”传说他还预言道,五百年后,会转世再来。希望国强民富,成就宏愿。

清乾隆朝重臣五部尚书蔡新,是火烧寮附近的下布村人,年少时常到宝珠岩一带拾柴,得知明惠宗朱允炆故事,唏嘘,扼腕。后在朝为官,启奏乾隆帝为朱允炆昭雪,帝恩准,追溢其为恭闵惠皇帝。蔡新亲书“宝珠岩”大匾,挂于寺门。

白驹过隙。年,天逢良时,漳浦信众卢万教、卢恋速、洪素秋、卢敬秋、黄苞、黄馁、曾秀枝、李长福、李玉祥等人,在原址重建“宝珠岩”寺,主殿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根据残留的旧石碑记,重刻新碑,记述开山始祖及寺庙历史。

年后,由洪素秋、释正勤负责至年11月15日。年12月后,由柯月香接任宝珠岩寺法人代表。

闽南准提道场宝珠岩欢迎您

baozhuyansi

敬请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longf.com/dlyl/4560.html